曾几何时,陈红的一曲“常回家看看”唱响大江南北,其中“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”“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”唱出了阖家团圆的温馨,而“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,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”则唱出了操劳一生的父辈的心声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,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远大于对物质的需求。让“常回家看看”从歌声走入现实,用“齐听妈妈唠叨”“同吃爸爸好饭”的方式,和老人心贴近、手相牵,用切实的关爱抚慰老人孤寂的心。

父母赐予生命,并倾其所有、不图回报养大儿女,父母从来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。早在先秦时期,就有《诗经》以《小雅·谷风之什·蓼莪》篇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老”“出则衔恤,入则靡至”,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抚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”写尽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劳累。唐朝诗人孟郊以一首《游子吟》表达了母爱的纯粹、深厚。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无私、无求,才使得父爱、母爱成为历史上永久不衰的文学题材,被讴歌赞颂。现实生活中,更是有无以数计的普通父母,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子之歌。譬如,湖北武汉的普通妈妈陈玉蓉,在儿子查出患有肝豆状核病变、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,毅然选择割肝救子,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。如果说孩子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,那父母的爱就是这艘船永远的港湾。这个世界上,永远疼爱我们,不求回报的人,就是父母。

可是,面对时光的流逝,在我们眼里无比高大、无所不能,能为我们遮风避雨的父母却也束手无策。龙应台在《目送》里写道:“母亲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,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的旅人。”随着儿女长大、成年,时光的刻刀在他们的脸上、额头留下了深深的皱纹,满头青丝变鹤发,如飞步履变蹒跚。他们成了最需要关爱的人。可现实却是,父母倾尽心力养大的孩子,却成了他们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的“风筝”。据调查,我国已有老龄人口1.69亿。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,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。有的是子女外出读书,毕业后在远离家乡的城市谋了一份工作,于是就定居城里。有的是子女在外打工,常年难得回家一次。这些空巢老人由于劳动能力下降,社会参与度低,社交圈子迅速缩小,更容易让孤独寂寞涌上心头。
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如何让“常回家看看”落地落实,让父母倾尽心力养大的子女,也能用关爱抚慰老人的心灵,温暖老人的生命,需要多方携手。国家早在2013年7月1日,已将“常回家看看”写进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,对公民的道德、公序、良俗进行了正确的指引。另外,全国已有广西、福建、湖北等14个省份出台了“独生子女护理假”,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满60周岁以上,患病住院治疗期间,其子女可以享受护理假,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。不影响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。切实为独生子女在“做好工作”和“孝敬父母”的“忠孝两全”上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但是,“常回家看看”是源于血缘和亲情的牵挂,是发自内心的深情回报,是一场“羊羔跪乳、乌鸦反哺”的爱的奔赴。即使有了法律的规定和制度保障,作为子女,理应铭记父母的养育恩情,传承中华民族“百善孝为先”的传统美德,将对父母的关爱作为人生的重要课题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合理安排时间,常常回到父母身边,一起回忆生活的点滴美好,一同烹制家乡美味饭菜。在锅碗瓢盆的“交响乐”里聆听父母的教诲,在炊烟袅袅的烟火气中谨记父母的嘱托。让父母在“叮咛”中感受自己的重要,怀着期待享受生命的美好。

生命是一趟单程的旅行,我们拥有的只是唯一的一次机会。这条路的长短我们无法控制,却可以把握那些美好的瞬间。比如,常回家看看,让深爱我们的父母,也能被爱包围,生活无忧无虑,内心充盈富足,活成人见人爱的“老小孩”。(胡平先)

推荐内容

网站地图